土地

如东沿海经济开发区100土地出售

2021-09-16 17:15
18.03万元/亩
100亩
土地面积
工业用地
土地类型
出让年限
基础设施
详情地址 江苏省 南通市 如东县
400****-1280
基础信息
出让方式 口开 拍卖 挂牌 转让
拿证时间
投资强度
意向产业
容积率
产权类型
税收要求 15万/亩
基础设施

土地平整

道路

给水

雨水

污水

天然气

供电

供热

蒸汽

通讯

宽带网络

有线电视

土地简介

一、独特的区位优势。沿海经济开发区洋口化学工业园位于中国最具活力的长三角地区,靠江、靠海、靠上海,与城市群有合适的距离。地处长江入海口北岸,东濒黄海,南临长江,西接苏中腹地,北接亚欧大陆桥,具有独特的海、陆运输优势。随着沪崇启大通道、海洋铁路、通洋高速、临海高等级公路等重大交通工程的全面建成,开发区交通更加便捷,集疏运体系更加完善,可以更为全面地接受上海等地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人才流的辐射。公路:临海高等级公路穿开发区而过,经沪崇启大通道进入上海浦东1.5小时车程;向西40 公里接入沿海高速;向东南25 公里接入通洋高速;向南10 公里接入启扬高速(目前已进入拆迁阶段,预计2017 年建成通车);向南40 公里接入宁启高速;向东30 公里接入锡通高速,通过苏通大桥接入沿江高速、苏嘉杭高速。航运:开发区内现有300-500 吨内河码头,连接四条五级航道,直通长江;开发区距国家十大港口之一的南通港60 公里;距上海港180 公里;距开发区30 公里的东方深水大港洋口港,地处长江“黄金水道”和中国东部“黄金海岸”的交汇处,是长江口以北近千公里海岸线上屈指可数的可建30万吨级港口的天然深水港址,规划建设5-30 万吨级码头 160 多个。目前,正在全力打造长三角北翼的重要物流中心。铁路:海洋铁路已竣工通车,横贯开发区至洋口港,并规划在开发区内设立专门化学品货场。航空:距开发区50 公里的南通兴东机场每天有航班至国内主要城市;距开发区200 公里半径内的国际机场有上海浦东机场、虹桥机场。 二、鲜明的产业导向。规划面积:26km2,其中一期7.5km2,二期18.5km2。目前已建成面积11.6Km2。基础条件:其前身为如东县洋口化学工业园。从2004 年2 月开建以来,开发区一直坚持以“国际领先、国内一流”为标准,累计投入30 亿元强势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已具备承载超大项目的能力;开发区以精细化学工业及配套产业为一体,目前进区企业129 家,拥有东瑞制药、九九久科技、海正药业、华海药业、长青农化、精华制药等上市公司项目23 个,德国巴斯夫、韩国SK、中化国际等世界500 强企业3 家,上市辅导期企业6 家。重点发展化学药、植保化工、化工新材料和新能源等高新技术化学制造业,具备完善配套的物流体系、密切合作的产学研体系、高关联度的产业链体系。作为长三角地区最具生命活力、发展张力和核心竞争力的专业载体,享誉全国精细化工界。•产业规划:大力发展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发展现有农药、医药产业的补链项目,以及医药制剂项目,共同打造一座国际水准的集研发、生产、供应为一体的精细化工产业基地。 三、完善的基础配套开发区着力推进区内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配套承载能力,道路、水系、桥梁、管网、绿化、通讯等基础设施;污水处理、固废处置、专业消防、工业供水、集中供热等公用工程全面配套到位。供地:目前工业土地出让价格18 万元/亩。供水:目前园区引江供水工程已实施到位,日供水能力4 万吨(目前水价2.77 元/吨)。供电:开发区拥有11 万伏变电所一座,35 千伏变电所两座,目前在建的一座11 万伏变电所今年底投入使用。实行20 千伏、10 千伏线路供电。供热:实行集中供热(目前蒸汽价格178 元/吨),建有30000Kw、450t/h热电联供的热电厂,两台30000Kw、220t/h 热点联产二期扩建工程正在建设中。天然气:园区内天然气由中石油投资的华港天然气有限公司供应,目前供应能力为1 万立方米/日,压力可根据企业调整。工业用天然气价格为3.8~4.2 元/立方米。2015 年底天然气管道铺设完成。污水处理:实施污水集中治理(企业一级处理后污水处理价格4.9 元/吨)。污水处理厂规划日处理能力2 万吨,集中处理开发区内企业经一级处理后的污水,达标尾水按海洋、环保等监管部门要求定点排海。固废处置:园区内固废处置主要依靠如东大恒危险废除处理公司,固废处理能力为1.9 万吨/年。总库容103 万立方米的固废填埋项目即将竣工,固废填埋能力为危险废物2 万吨/年,一般工业废物1 万吨/年。应急保障:已配套建设江苏省乃至全国一流的集监控、应急救援和企业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视频、调度中心。并已配套建设适应化工企业的特种消防站和医疗急救中心。园区已实行封闭管理,实现化工园区与社会人流、车流、物流的分流管理。中心商务区:规划面积20 平方公里,是开发最早、最为成熟的区域,基础设施齐全、城市功能完备、综合环境优越、经济社会繁荣。集中布局社会事务区、商务区、公共事业区、生活区四大功能区域,开工建设了城区主干道、污水管网、供电设施、自来水管道改造等市政工程,客运中心、公安大楼、中心医院等各项社会事业项目已全面投入使用。同时,三美美苑、海正如苑、优嘉商务中心、泊洋商务中心等新城商业地产项目的陆续建成推动着主城区的迅速成长。化工园区已配套建成8 万多平方米的职工生活公寓,目前已入住企业员工5000 多人。 四、丰富的资源要素在生产要素保障日益趋紧的长三角地区,如东的人力、土地、淡水、电力、环境等资源优势愈发鲜明。人力资源:如东是全国闻名的“教育之乡”,职业技术教育和继续教育实力雄厚,每年可提供高质量、多门类技术人才近万人,特别是沿海经济开发区在多年的化工等传统产业发展过程中,培养了一支懂管理、擅经营的专业人才队伍,培训了一批熟练操作的工人队伍,优质劳动力资源可以满足投资发展的基本需要。土地资源:土地资源丰富:沿海经济开发区拥有利用大面积滩涂围垦的土地资源,并已列入国家土地利用规划,可直接用于开发。在土地日趋紧张的长江三角经济圈,开发区的土地成本和土地供给优势显著。淡水资源:境内多条骨干河道直通长江,建设中的5000 万立方平原水库,将为大用水量产业提供充足的淡水。电力资源: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生物质等自然资源丰富,建有亚洲规模最大的风电场,电力资源优势明显。环境资源:园区附近海域宽阔,潮流通畅,海滨风速较大,水、气的扩散和自净能力较强。园区远离人口集中区,具有较大的环境和资源承载容量。五、一流的投资环境政策环境:如东沿海经济开发区,地处江苏沿海开发、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海“两个中心”建设等三大国家战略复合地带,依此,如东城市功能定位为江海交汇的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产业发展定位为新材料、新能源、食品深加工基地;交通定位为区域性综合运输枢纽。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将会使如东直接参与到上海产业分工和资源配置。为沿海经济开发区加快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宽松的条件。服务环境:园区建有“便民服务中心”,设有“一办一中心八窗口”,承接发改委、城管、工商、规划、环保、经信、住建等多个部门130 多项管理权限。围绕“为民、便民、利民”核心,按照“简捷、协调、高效”的原则,通过全面推进“全程代办服务”、“预约上门服务”、“绿色通道服务”等三项制度,对所有投资项目实行保姆式代理服务,创造了真正与国际接轨的投资软环境。人文环境:“义利并重”、“工商皆本”、“兼容并蓄”的思想深入人心,市场文化起步较早;非公有制经济的蓬勃发展,创造了灵活的市场机制和市场经营机制;江海交汇的宽广,赋予了如东海纳百川、热情好客的淳朴民风,而当年范仲淹修建的捍海大堤,更培育了一代又一代如东百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优良品德。生活环境:生活配套区内综合环境优越,商务酒店、超市购物、 职工公寓 、白领别墅等配套设施齐全;休闲娱乐设施完善,27 洞的国际锦标赛级高尔夫球场、金蛤岛温泉度假村、五星级的林克斯温泉酒店等,为客商提供了一个集商务交流、休闲度假、生活居住、科研培训于一体的商务生活服务体系。 查看更多